溶剂精制

润滑油溶剂精制

一、过程原理

    各种来源的润滑油馏分,通常含有多环短侧链类,硫、氮、氧化合物以及胶质、沥青质等杂质和非理想组分。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影响润滑油的粘温性、抗氧化安定性和颜色的稳定性等(见润滑油)。在润滑油溶剂精制过程中,所选用的溶剂对润滑油中的杂质和非理想组分的溶解度很大,而对油中的理想组分的溶解度则很小。通过液相萃取将非理想组分除去。当所用润滑油馏分中蜡质含量较高(如石蜡基或中间基原油得到的润滑油料)时,除了进行溶剂精制外,尚需经溶剂脱蜡加氢精制(或白土精制);对胶质、沥青质含量较大的润滑油原料(如减压渣油),需先经溶剂脱沥青再进行溶剂精制、溶剂脱蜡与加氢精制(或白土精制)。润滑油精制常用的溶剂有糠醛、苯酚Ν-甲基吡咯等。

二、工艺流程

一般包括萃取和溶剂回收两部分。以糠醛精制为例(见图),原料与糠醛在萃取塔(以往用填充塔,近期采用转盘塔)内逆向接触,在一定的温度(一般为60130)与溶剂比(一般为14:1)条件下,分成两相。非理想组分存在于下部的萃取液中,为了既保证萃余油质量,又不降低产率,萃取塔应保持较高的塔顶温度和较低的塔底温度(一般温差为2050)。原料进萃取塔前需脱除空气,以免糠醛氧化。糠醛进萃取塔前需经干燥,以免降低其溶解能力。

萃余液中含糠醛较少,采用一次蒸发及汽提回收糠醛;萃取液中含糠醛较多,采用多效蒸发及汽提回收糠醛以降低能耗。糠醛的热稳定性较差,因而溶剂回收的加热温度不应超过230

含水糠醛的回收流程,是根据下述特点制定的,即糠醛和水的共沸物蒸气冷凝并冷却至一定温度后,能分成含少量糠醛的水溶液相与含少量水的糠醛溶液相。


image.png

三、装置外形图

image.png 

image.png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四、发展趋势

     为提高溶剂精制的技术水平,降低其能耗,各国正在进一步寻找选择性更好的溶剂,发展高效的萃取设备,改进溶剂回收的流程和操作条件等。

     对于今年国内溶剂技术发展,主要有以下几点:

1、部分厂家在使用新溶剂,比如二甲基甲酰胺、二甲基亚砜等,但通过实验效果最好的溶剂仍未甲基吡咯烷酮

2、设备动改,今年国内新上萃取塔一般很少用转盘塔,大多改为填料塔。另外最新有几个单位把萃取塔改为离心机,效果很好。

3、溶剂回收通用工艺采用回收塔,现国内部分厂家为减少投资,把回收塔改成回收闪蒸罐,虽然能用,但从回收率,溶剂的使用寿命来说,还有一定问题。